向“新”创未来!2025成都平原经济区青少年科技研学营闭营

本文发布于:2025-08-04 来源:成都科协

感受光电实验创新脉动、触摸“中国智造”历史变革、探索古蜀文明的千年之谜、聆听元勋科学家创新故事、感悟使命担当……7月25日—31日,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绵阳市、德阳市、眉山市、资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“2025成都平原经济区青少年科技研学营”圆满举行。

“科技+”如何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?以区域科普协同,开展青少年科技研学活动为切入点,是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的一种实践探索。

“科技+”互动实践 11个点位“玩”出新知

从古蜀文明三星堆到自然奇境龙门山,从智能制造“灯工厂”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,从有趣的光电实验到探秘“大国重器”……自7月25日起,带着好奇与疑问,来自成、德、眉、资、绵五市的80位青少年们化身“小小科技探索者”先后走进包括电子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国重实验室、长虹产业园、通威太阳能在内的11个科技研学点位,感受科技一线的创新脉搏。

沉浸式“解锁”大国重器硬核实力——在川大智胜·七重空间“深空”体验区,营员们化身小探险家,簇拥在模拟太空舱旁,兴奋地讨论着如同真实的设备和神秘莫测的宇宙场景。“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火箭发射,今天在这里能这么近距离了解航天装备,感觉特别震撼,也让我知道了大国重器对国家有多重要!”来自七中育才学道分校的营员邓丹妮感叹道。

黑科技“再现”自然奇境,探秘生物无穷奥秘——视线转移到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,同样是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。营员们借助VR设备和多媒体展示,仿佛坐上了时光穿梭机,直观地了解了龙门山地区独特的地质构造和漫长的演化历程。“我刚才看到了大熊猫在树上悠闲地吃竹子,还有金丝猴在树枝间欢快地跳跃,这种体验太奇妙了。”来自资阳市乐至中学的罗君昊激动不已。

实验互动探趣,领略光电科技神奇魅力——来到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,在“光的折射与反射”实验中,营员们像一群小“魔法师”,自己动手调整棱镜和镜子的角度,眼睛紧紧盯着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,当看到光线发生奇妙变化时,都忍不住发出惊叹声,“原来光电这么有趣,我以后也想研究这方面的知识,发明出更多有用的东西。”

指尖划过互动屏的瞬间,科学不再是课本上的公式,而是能亲手操控的奇妙能量。这一场“科技+”互动实践之旅,让青少年们在11个点位中尽情探索、收获满满,在心中种下了科技的种子,期待未来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……

向“新”创未来 16位“优秀营员”出炉

闭营仪式上,现场举行了“优秀营员”和“优秀科技导师”颁奖仪式。其中,黄浩栖、邓丹妮、罗紫匀、刘瀚鼎等来自五市的16名青少年被表彰为“优秀营员”,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的负责人李弘等9位老师被表彰为“优秀科学导师”。

“从电子科技大学的太赫兹实验室、微波暗室,到川大智胜·七重空间的深空探索;从通威太阳能的光电魔法,到三星堆的科技考古——我们亲眼见证了科技如何让‘不可能’变为‘可能’。在长虹智能制造车间,机器人精准操控的机械臂让我们惊叹;在龙门山博览馆,VR技术带我们穿越亿万年地质变迁……”作为优秀营员代表,来自成都西川中学的杨予希在发言中回顾了7天的研学之旅并表示,“科技不仅是实验室里的数据,更是改变世界的钥匙。”

闭营仪式上,优秀科学导师代表、中国光学学会成都科普基地的负责人李弘表示,“这7天的研学,同学们走进成都平原经济区11个科技研学点位,参与各类实践互动活动,不仅了解更多科技知识,拓宽视野、增长见识,更亲身感受到科技推动人类发展的磅礴力量。”他寄语道,“希望大家以后能够更多地接触科学和技术,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现实的科技结合起来,最后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践行者,成为我们科技工作者队伍中的一员,用科技描绘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。”

文章主题词: 2025 成都平原经济区 青少年科技研学营 闭营
(作者:)
评论(0)